七、蒔花
侍花如侶 讀花如人
花,
難覓歸鴻暮靄霞。蒹葭白,綺夢飛天涯。
蒔花即栽花。
花非花而勝似伴侶,乃愛花者至高浪漫。清代名士朱錫綬曾以花卉喻女子:菊,才女之善文章者也;荼蘼,善談禪者也;芍藥,名土之婦也;蓮,名士之女也,惟蘭為絕代美人……
宋代詩人林和靖,用如今的話來說可算“地道花癡”。他長住山上,終身不做官,不娶妻不生子,只在住處周圍種滿梅花,終生與花及一只白鶴為伴,后人稱“梅妻鶴子”。
八、讀書
有書真富貴 無事小神仙
古語有云:“有書真富貴,無事小神仙”,閑人讀閑書,可堪比上界真人,仙福無邊矣。
故金圣嘆有言:“紅袖添香讀閑書,乃人生一大樂事也”。古人早已看透人生之大道,將清心涵養(yǎng)視作對自己生命最大的成全。
古人有云:“人之氣質(zhì),由于天生,本難改變,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(zhì)。”又云:“吾輩讀書,只有兩件事,一者進德之事,一者修業(yè)之事。”
以前雖明字義,但踐行的少,視如不見。后歷經(jīng)世事磨練,終信之不疑,以讀書為第一樂事。
九、候月
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(jīng)照古人
月亮是中國人最古老浪漫的意象。
有詩人說:觀月須臨水,須獨往,須空曠幽絕之地,如此方能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。張若虛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,寫下《春江花月夜》的千古名篇。
頑童李白,傳說干過醉酒江中撈月的傻事,但面對月亮這位知己,更多也展示了自己深沉善感的一面:花間一人獨酌,便把酒邀月,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;
時間的速度決定了人們生活的格調(diào)與速度,那份閑情和雅致已離我們而去。喧鬧的都市迫切需要一些清雅來裝扮,我們何妨靜下心來,學(xué)一學(xué)古人焚香試茶候月臨帖。
十、尋幽
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
中國人游山玩水,不似西方人抱著征服之心,而是欣賞它的深邃幽緲、深不可測的含蓄之美,所以叫“尋幽探勝”。
試著想象一個清晨,漫步到古老的寺院外,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叢林。曲曲折折的小路,通向幽靜的地方,僧侶們唱經(jīng)禮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樹林中。明凈的山光,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。
大自然永遠(yuǎn)擁有的,都是順理成章的自由。比起喋喋不休的紅塵,它的博大無言總能安撫人心。摒棄紅塵,與大自然一同靜默,這是尋幽的浪漫。
古人留下的智慧,提醒著我們就算周身物欲橫流,也得多一些閑情雅致。因為活得最有意義的人,不是活得最長的人,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。